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系我们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 实验室概况 人员构成 科研工作 公用平台 团队建设 开放交流 研究生教育
科研工作
 
现在位置:首页 > 科研工作 > 科研动态
张永勇、夏军等发表的SCI论文被评为“2010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2011-12-08 | 【  【关闭】

张永勇、夏军、梁涛及合作者在2010年《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期刊第24卷第4期发表的“Impact of Water Projects on River Flow Regimes and Water Quality in Huai River Basin”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被评为“2010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论文”,这也是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自2007年以来的唯一一篇获此殊荣的国际学术论文。

 

中国百篇最具影响论文评选是科技部直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我国科技论文数量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于2006年推出的双百论文(国内百篇、国际百篇),拟将此作为我国最具影响的学术论文代表,引导我国的论文增长模式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全部产生自上一年度SCI收录的我国第一作者论文。论文评选主要依据创新性、期刊水平、是否处于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合著论文中我国作者的主导性、文献类型、参考文献情况、国际知名度和论文的完整性等。

 

本论文主要针对我国淮河流域闸坝众多、污染严峻等问题,在流域尺度上以分布式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为基础,客观分析了淮河流域闸坝群对河流水文情势及水污染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闸坝群对径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了径流的年内时空分布,对水资源总量影响并不显著,由此也导致流域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源头地区污染轻,但水库的拦蓄,切断了对中下游河流的清水补给;而在中下游地区污染严峻,闸坝的拦蓄极易导致闸上污水团的形成;闸下流量流速减缓,也加剧水质恶化。淮河流域闸坝群对水污染的贡献在40%以内,而污染的过量排放占60%以上。淮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仍以控源为主,闸坝群的水量水质调度也是有效途径之一。研究对认识闸坝在流域开发利用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提供了借鉴和技术支撑。

附件:


相关新闻
联系电话:+86-10-64889169 邮政编码:100101        

Copyright © 2011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