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
——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保育
湖北·武汉
(第一轮通知)
2009年1月
随着人口增加及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基础建设速度越来越高,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也越来越高,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显突出。为探讨资源科学、生态环境中的科学问题,探求水土保持与生态保育方法,2000年5月由香港中文大学资源与环境系主任林健枝教授、伍世良博士、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土地资源学系卢光辉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蔡强国研究员发起组织了首届两岸三地水土资源保育与生态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随后连续召开了八届学术会议:第二届在北京(2001年),第三届在台北(2002年),第四届在香港(2003年),第五届在新疆乌鲁木齐(2004年),第六届在台湾花莲(2005年),第七届在西藏林芝(2006年),第八届在广州和香港(2007年),第九届在台湾台北(2008年)。每次会议都有很大收获,促进了海峡两岸三地水土资源与生态保育领域学者的交流。2008年9月,在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承办的第九届会议上,会代表讨论通过第十届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希望两岸三地的学者们能再次相互交流并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鉴于此,初定于2009年7月中旬在中国武汉召开“第十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保育”。会议期间将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和专家作专题报告,以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研讨来总结、交流海峡两岸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
会议召集人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蔡崇法 教授
湖北省水利学会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 吴遵雄 高级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蔡强国 研究员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地理学系 卢光辉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 伍世良 教授
会议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湖北省水利学会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会议协办单位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地理学系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湖北省土壤肥料学会
农业部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会议主要议题
·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演变
· 生态保育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 坡地改良利用与流域环境管理
· 人类活动与区域生态保持
· 城市水土保持与环境生态建设
· 生态保育方法,生态修复技术与应用
参会人员:
· 会议邀请台湾、香港、大陆的有关专家、学者、管理者、经营者等人员参加
· 欢迎海内外其他地区本领域知名华人参会。
· 会议拟部分资助十名在校大学生参加会议,免除会议注册费用,其中台湾7-8人,香港2-3人,分别由台湾和香港召集人确定后,由组委会确认。
会期安排
会议时间:2009年7月中旬:三天(含会间考察一天)
会间考察:武汉市东湖生态保护(城中湖)
会后考察路线5天:
三峡工程--神农架原始林区--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武当山生态。
论文征集、出版
会前将论文详细摘要结集汇编,会后将选择优秀论文出版。
会议论文摘要截止日期为2009年5月15日
会议费用
食宿自理,另缴会议注册费。会议注册费主要包括会议资料(如会议论文摘要集等)、场地租用、会间休息茶点等。会议将于2009年4月10日前发出第二轮通知,包括会议详细日程安排、赴会路线、住宿安排、野外考察事宜等。
为统计与会人员,以便安排好会议交流、食宿及参观活动,请拟参加会议的同行在2009年4月5日前将回执传真或发电子邮件:
大陆联系人:华中农业大学 蔡崇法 杜静dujing@mail.hzau.edu.cn; cfcai@mail.hzau.edu.cn; tel 027-87284070;
台湾联系人:中国文化大学土地资源学系 卢光辉 andrewlo@faculty.pccu.edu.tw
香港联系人: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 伍世良 slng@cuhk.edu.hk
联系方式: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 武汉 洪山区 狮子山街1号 430070
Fax:027-87288618
回 执(第一轮)
姓 名 |
|
性 别 |
|
职 务 |
|
职 称 |
|
身份证号 |
|
单 位 |
|
通讯地址及邮编 |
|
联系方式: |
电话: E-Mail: |
是否提交论文 |
|
是否会议发言 |
|
是否参加会后考察 |
|
初定论文题目 |
|
|
|
|
|
|
|
|
注: 请用E-mail发给我们
附件:第十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