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实验室定位于水循环及地表过程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着力解决水循环系统时空变化的量级与大小、水循环系统各部分作用与反馈、地貌和流域水沙过程、环境变化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水系统承载能力与适应性等事关我国长期水安全保障的基本科学问题。
实验室以流域为研究对象,紧密围绕国家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深化水循环物理过程、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人文过程的实验与机理研究,发展多要素、多过程、多尺度的流域水系统模拟技术,阐明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演变规律,提出实现良性水循环的综合调控理论与方法,为我国流域水管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水安全服务。
一、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1、流域水循环过程
主要研究“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分能量过程与主要生态系统耗水规律,坡面和河流水文过程,流域尺度的水循环过程与多流域相互作用,区域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转换过程等,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机制,陆地水循环综合模拟等。
2、流水地貌过程
主要研究坡面径流产生机制及坡面土壤侵蚀演化过程,植被与坡面径流、水土流失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河流水动力、水沙运移规律,河道流水作用下的侵蚀、搬用、沉积过程,流域水沙过程综合模拟,水土保持与河道整理理论与方法。
3、区域水文与水环境
主要研究特定地区的水文过程与水资源形成机理,不同植被对河流径流强度、洪峰及径流过程的影响,区域水资源格局与演变规律,地表水和地下水面源污染发生机制与控制方法,水环境的变化机理与河流闸坝调控水质改善方法等。
4、水循环调控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主要研究“土壤—植物—大气“界面过程的调控机制,维持水量—水热—水盐-水沙平衡的流域水分化学物质调控理论与方法,主要生态系统用水方式、耗水规律及高效用水机理,节水理论与土壤盐渍化控制理论与方法,变化环境下水资源适应性对策等。
二、开放基金申请
1.根据实验室上述主要研究方向,以基础研究为目标,自由选题,主要资助具有探索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创新研究课题。
2、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应该研究目标明确,立论依据充分,技术路线可行,预期成果明晰。研究成员中须有一名为本实验室的固定研究人员。
3、优先资助申请者利用本实验室的先进科学仪器设备,以客座研究人员身份,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4. 资助对象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级(含博士后)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资助强度为2万元,研究周期为2年。
5、申请截止日期:2013年8月16日。申请者应在截止日期之前将课题申请书(一式二份),邮寄给实验室联系人,同时发送申请书电子文件。
联系人:陈庆美
地址:北京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邮编: 100101
电话:(010)64889169
传真:(010)64889169
E-mail: chenqm@igsnrr.ac.cn
三、开放基金管理
1、实验室组织专家评审,确定本年度的资助项目。项目申请人在收到批准通知一个月内,完成项目任务书填报。项目任务书内容应与申请书保持一致,但可参考专家评审意见进行适当修改。项目启动后严格按照本实验室科研经费管理规定执行。
2、开放基金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不允许更改任务书中研究内容和目标。如须变动,须由申请人提出申请报实验室主任审批。
3、项目负责人按要求完成项目研究内容,按时提交年度及结题研究报告,并附加当年发表论文等成果复印件。对于课题中期进展不良或负责人已不能继续从事本课题研究的,实验室有权中止该课题。
4、项目负责人在执行期内以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发表至少1篇CSCD论文。
5、开放课题经费使用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实验室固定人员不得使用。课题经费的使用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财务处政策执行,原则上不转出实验室,所有开销在地理资源所财务处报销。发票抬头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6、开放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由申请人及所在单位和实验室共享。开放基金资助发表的成果应该进行开放基金资助标注,中文标注格式: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课题号×××),英文标注格式:Supported by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