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系我们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 实验室概况 人员构成 科研工作 公用平台 团队建设 开放交流 研究生教育
新闻动态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水资源论坛——水资源与生态和环境协调发展》会议在新疆召开
2007-06-12 | 【  【关闭】

 

 
 

     82223日,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分会场《水资源论坛——水资源与生态和环境协调发展》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全国48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此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科协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专门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具体承办。曾庆存院士、成升魁研究员、夏军研究员为大会主席。

会议特邀嘉宾刘昌明院士、李佩成院士、成升魁研究员、夏军研究员、宋郁东研究员 作了特邀学术报告,有30余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生围绕三个专题开展了学术交流。

此次会议围绕三个主题开展学术交流,即“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水循环的科学规律”、“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区域的发展问题”以及“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学术交流呈现出四大特色:一是院士、专家、年轻学者包括众多博士研究生的积极参与;二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如:水文学、水力学、生态学、人文地理学、哲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等;三是针对中国水资源应用需求问题,特别是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生态和环境协调发展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研讨,其中包括黄河、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河西走廊黑河等代表性内陆河流域水的统一管理等问题;四是综合方法的运用和多要素的分析,在方法论的研究方面,结合定量分析、定性分析、GIS、遥感、定点观测、模型模拟等综合的、系统分析,开展了指标体系(双指针、熵权)和栅格分析等,与会代表针对水资源与生态和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从科学层面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从技术和管理层面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和对策,展示了各学科发展与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并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水资源研究新的进展和建议。

1、关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水循环的科学规律”。与会代表从观测试验、模型模拟及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研究,阐明了河西走廊内陆河黑河流域典型植被景观带的水热交换过程;阐明了我国多年冻土分布现状及变化,对土壤冻结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开展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区的散耗型水文模型;提出在过去50年我国西部降水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径流和降水均表现为干-湿-干或湿-干-湿的变化格局;指出近50年来影响西部湖泊变化的宏观控制因素为气候变化,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的加速和局地性主导。

2、“关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区域的发展问题”。与会代表主要探讨了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及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区域涉及到西北黑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及华北典型山区流域。认为,通过衡量水资源的供需关系建立绿洲稳定性评价指标。应用水资源平衡模拟模型实现水资源供需状况的模拟和预测,进而实现绿洲生态系统的有效调控;阐述了西北地区自然降水条件下的农田水土资源平衡特征;利用分布式月水量平衡模型定量识别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立了大农业结构、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优化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模拟并提出了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区域发展方案。

3、“关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与会代表热烈地讨论了生态需水和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的理论与量化方法。提出使用天然水位资料统计法、湖泊形态分析法和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计算湖泊的最低生态水位及最小生态需水;提出了流域水资源超载双指针判别指标体系;提出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程度分析的量化方法以及基于“发展综合指标测度(DD)”的量化方法熵权属性识别模型以及建立了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系统。

与会代表建议:

1、科学地把握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内涵、原则与方向。

刘昌明院士、夏军研究员认为,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任务是“遏止天然生态系统的退化,限制和消除那些引起生态、环境退化的各种干扰,充分利用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达到修复和改善生态与环境的目的”,保护天然林、草生态系统,必须顺应自然,保育现有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受损的和正在退化的生态系统,要进行修复;人口聚集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应该采取积极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过度带的维护是生态保护与修复区域配置的主要内涵。关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原则与方向,提出要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合理地制定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目标,发挥生态、环境的良好功能;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禀赋优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面向可持续发展。建设发达繁荣的未来西北,首先要解决缺水问题;开源节流是辩证的统一,要做到节水与养水相结合;在防污治污问题上要确定以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指出“生态环境”的提法不科学,“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也不妥,建议采用“生态与环境”、“生态保护、修复”及“环境保护、治理”。

2、坚持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三水统观统管”的思想治水。

     李佩成院士从哲学的角度提出运用“三水统观统管”的思想治水。“三水”指的是:天上水(大气降水)、地面水(江、河、湖、海、冰川、雪水)和地下水(包括土壤水)。要做到节水与养水相结合。在地下水人工补给方式中有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地面引渗回灌——也就是大水浸灌,。不能不加分析的批评“大水漫灌”,关键在于因地制宜的科学用水;在防污治污问题上要确定以防为主的方针,不要让“治污可以获得利润”的利益趋动,扭曲防污治污的主次;加强防止水源污染的科学研究,提高防污效率、降低防污治污成本。指出建设发达繁荣的未来西北,首先要解决缺水问题。

3、关于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宋郁东研究员认为,一是要加强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认识,加快工程进度。四源一干的生态治理要树立四个“走廊”的概念;二是要转变流域经济增长方式,建立高效节水型社会。塔里木河流域土壤次生盐渍化若得不到合理全面治理,节水将是一句空话。治理盐渍化土壤,坚持实行“灌、排、平、肥、林、草”综合治理措施;三是理顺关系,保障流域治理工程链的衔接性。治理工程链包括:源流节水工程;焉耆盆地地下水开发;干流上中游退耕封育保护与生态移民;大西海子水库功能改变及其归属;下板地水库建设——山区水库替代平原水库;四是加强科学研究,完善流域水文与生态监测体系。

陈曦研究员认为,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的各项工程建成后,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进行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如何使五百多项水利工程相互协调发挥最大效益以及如何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和流域生态对水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4、关于新疆策勒绿洲水资源利用与大农业结构优化调控。

新疆大学瓦哈甫·哈力克副教授认为,对策勒绿洲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应该注意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护绿洲周边地区植被盖度,即提高交错带的生态效应是绿洲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要调整大农业结构,适当降低种植业比例,以提高畜牧业和林业在GDP中的比重来提高水资源、土地利用率,保护绿洲区域的稳定性是必要的。

5、关于西北内陆河黑河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生态和环境保护。

 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胡兴林高级工程师建议,保护上游祁连山径流形成区的植被和水源地生态与环境,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储水于山区,中下游实行水资源科学管理、合理利用;中游绿洲内部结构的进一步改造与完善。规划好中游引水灌区,使灌溉下渗量和田间回归水汇Z黑河,下游再引入灌区,灌区再归入黑河的水资源多次重复利用,是提高用水效率的有效途径;下游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建设,规划发展黑河三角洲,为人畜创造生存空间;改善耕牧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制定政策,严格禁牧,保护天然沙生植被;以《水法》为准绳、市场经济为导向,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6、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策。

在干旱地区生态背景下,水资源是城市化发展的限制因素。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升魁研究员对我国半城市化地区发展的政策建议,城市用地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不显著。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认为在今后10-15年内,城镇化速度年均不高于1%是较为合适的。半城市化地区要加强产业机群建设力度;加快改革半城市化地区的户籍制度;住房贷款不应当与户口挂钩;提高半城市化地区企业产业链升级;不宜在外圈半城市化地区盲目投资;鼓励半城市化地区实现紧凑式发展;鼓励成熟的半城市化地区发展物流业;致力于创建更为公平的投资准入环境。

7、重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在中国的实践。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是指“支撑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而不破坏它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针对中国西部水文网站密度较稀疏、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生态与环境之间冲突日益严重的问题,通过新疆最大内陆淡水湖泊—博斯腾湖流域的数年实践,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夏军研究员及其研究梯队呼吁,要重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水文—生态基础支撑研究和可持续水资源在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实践。并提出三个关键性问题,即:一是以水循环为纽带的“水文—生态—社会—经济”互动系统耦合研究;二是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量化理论及方法研究;三是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应用研究

 闭幕式上,沈镭秘书长作了大会总结。认为会议紧密围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关于“科学发展观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题,充分展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展望科技发展前景,促进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部地区发展特点和需求,探讨如何为新疆及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他高度评价了本次会议所交流的研究成果和代表提出的重要建议,表示将在会后将专家的重要建议呈报有关部门,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并对大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为会议提供的优质服务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稿)

刘昌明院士在论坛上作特邀报告

李佩成院士在论坛上作特邀报告

成升魁副理事长在论坛上作特邀报告

夏军研究员在论坛上作特邀报告

封志明研究员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

沈镭秘书长在主持专题研讨


相关新闻
联系电话:+86-10-64889169 邮政编码:100101        

Copyright © 2011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