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降水资源是现代节水农业发展的突破口 |
——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普特 |
作者:黄明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0-12
在水资源严重紧缺的中国,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的粮食及生态安全提供了保障。而在“十一五”时期,如何建成相对完善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未来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如何等问题已备受关注。
记者日前就现代节水农业发展的相关热点问题专访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及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总体专家组组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水土保持与现代节水农业专家吴普特研究员。
概念:中国人自己的节水农业
从农业用水的角度上,农业被分为旱作农业与灌溉农业。其中,灌溉农业的发展经历了由充分灌溉到非充分灌溉的理念转变,由传统灌溉到节水灌溉的技术转变。非充分灌溉科学理念的建立、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使灌溉农业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节水农业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是在“九五”期间,但至今科学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有人把节水农业简单等同于灌溉农业中的节水灌溉。
“其实,节水农业概念的提出,是我国农业用水发展的一个大的变革,它的作用就是将旱作农业和灌溉农业在农业用水上统一起来。”吴普特说。
到了“十五”期间,由吴普特研究员担任组长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及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提出了现代节水农业的概念。
“我们把现代节水农业定义为:在确保区域生态健康与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在维持植物生命健康和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实施精量给水与智能化配水,尽量减少植物生命过程和给水过程中的无效水量,提高农业综合用水效益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瓶颈:节水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如今,尽管有了现代节水农业的概念,把旱作农业同灌溉农业结合起来了,但是由于学科的不同、科学家思维角度的不同,往往研究灌溉的学者强调灌溉,研究旱作的学者强调降水。在下一步节水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上,至今仍有不同观点,发展方向还不十分明确。
对此,吴普特指出,当前制约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仍然是仅把节水农业局限在灌溉农业的问题上。
“现代节水农业事实上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抛开专业的局限看,站在整体的高度,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这一问题,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方法。”
吴普特指出,现代节水农业须将农田水利学、农学、土壤学、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等学科结合在一起,多学科相互交叉、各种单项技术相互渗透。
他举例,在河北很多人认为农业推广了许多灌溉方法,已没有什么节水潜力了。实际上这就是仅把节水农业局限在节水灌溉方面。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从降水资源化、微灌技术方面考虑,河北省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方向:在降水资源化上大做文章
谈及下一步我国现代农业节水的发展方向,吴普特指出,现代节水农业发展的四大方向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提升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水平,加强非传统水资源、特别是劣质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发展生物节水技术。
“尤其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资源,是下一步现代节水农业发展的突破口。”
美国科学家布朗曾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的疑问。国际水资源研究所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也曾对中国的水资源和粮食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们很大程度忽略了中国的降水资源。
据悉,以往在计算水资源量的时候,很少把降水作为一种资源。而在降水的分配上,5%~10%水转化为地表径流流失了,植物有效蒸腾占到35%~40%,剩下的60%~65%被蒸发。我国的降水资源量达6.19万亿立方米,如果把降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完全能够解决粮食安全对水资源的需求。
如果把国家的农业用水放在粮食战略上来思考,有没有可能在农业用水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前提下,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吴普特的回答是肯定的,充分利用好降水资源就是基础。
据悉,“十一五”期间,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仅就如何更好地利用降水资源问题,正在进行3个方面的研究:一是计算出区域降水资源化的潜力,建立雨水资源开发环境效应评估指标与方法,同时确定农田降水转化效率;二是继续完善降水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平台,研究雨水集流材料与集蓄利用形式、农田降水—土壤水高效转化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与产品,建立完整的降水资源转化利用技术体系,并与微灌工程技术、生物节水技术等有效结合,带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半湿润偏旱地区农业生产的提高;三是从战略角度探讨降水资源利用技术的可行性、适用性、分布格局以及相应的技术应用机制与政策等。
“在‘十一五’期间,我希望能把现代节水农业理念和技术体系框架搭建起来,建立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并通过示范,逐步在生产中推广试用。”吴普特表示。
吴普特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在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量500毫米~600毫米的地区),彻底“消灭”灌溉,仅仅利用自然降水,就实现粮食的增产增收。
《科学时报》 (2008-10-13 B4观察 透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