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袁万明教授做“裂变径迹法及其在地貌年代中的应用”主题报告 |
图2:张绪教副教授在做报告 图3:杨桂芳副教授在做报告 | 2011年1月18日,由《地景沙龙》联谊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承办的第六期《地景沙龙》系列报告会在地大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学术沙龙的主题是“地貌年代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实验中心袁万明教授做了“裂变径迹法及其在地貌年代中的应用”主题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张绪教副教授、杨桂芳副教授分别做了云台山地貌年代学和张家界地貌形成时代研究的主题报告。
报告会由中国地质科学院陈安泽研究员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田明中教授共同主持。北京大学崔之久教授、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谢又予研究员、李炳元研究员、尹泽生研究员、黄河清研究员应邀出席报告会。我所地貌与流域过程研究室作为《地景沙龙》联谊会理事单位参与了报告会的部分组织协调工作。地貌与流域过程研究室主任师长兴研究员、副主任王随继副研究员、学术秘书齐德利博士等共同参加了报告会。
地貌学是系统研究地表形态和景观的类型、特征、分布、联系、结构、功能及其成因机制、发育过程和演变规律的基础应用型交叉学科,是介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是陆地表层系统科学相关研究的根基所在。复杂地貌过程的定量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地貌学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领域,精确地貌过程的刻划需要精准地貌年代的测定,这一研究的突破很大程度依赖于地貌年代学的发展水平。
地貌年代的确定是阐明地形发展的基础。一般而言,根据野外调查分析地貌形态之间的高差、交切、掩埋或重叠等关系,可确定地貌形成的相对顺序。地貌地层法、古生物地层法、年间法以及相关沉积法、历史考古法、树木年轮法等都可以用来研究不同时间尺度和一定精度上的地貌年代以及古环境参数。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目前可供选择的第四纪地质学测年的方法多达20多种。由于地貌形成年代与第四纪沉积物年代的密切相关,而且二者都是以地表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演变历史为研究对象,常常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问题,所以用于第四纪沉积物年代研究的物理年代法(如古地磁学方法、热发光法、电子自旋共振法、裂变径迹法等)以及同位素年代法(如宇宙成因放射性同位素法、铀系放射性同位素法、人工核爆炸放射性沉降法、钾-氩法等)等在现代地貌过程研究中也经常被应用到。当然,这些测年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这些测年方法数据的应用应以地层层序律为基础,并尽可能与古生物学、古气候学、新构造运动学和古人类学的研究成果结合应用,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构造-气候-地貌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地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地貌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受到不同的热动力作用,地貌体不同组分的封闭温度与活化能存在显著的差异。袁万明教授特别强调热年代学封闭温度概念,指出不同的年代学方法具有不同的封闭温度。f对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进一步认识和发展。对于同一样品采用不同测年的方法,可能因为封闭温度的差异而导致年代数据相差甚远。为此,我们对一个地貌年龄的数据都要追究其测年方法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做出合理的地学解释。这些关于核物理、核径迹技术、发光剂量学等方面的一些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普及,对于当前薄弱的地貌年代学的成长毋庸置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对于地质年龄和地貌年龄的理解,目前还存在很多误区。这好比有人把衣服的裁制完成时间与衣料的纺织时间混淆;也好比把建筑物落成时间与建筑材料的锻造时间混为一谈。本次地景沙龙以地貌年代学为主题,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与大家一起讨论目前国内外地学年代学的一些发展态势,分享一些成功的地貌测龄的经验和方法,交流和传播最新地貌年代学知识。
谢又予研究员在报告会后的总结发言中指出,目前对于地貌学研究,年代学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应该更加注重基础地貌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尤其在地貌结构、地貌发育演化机理和构造-地貌-气候响应机制等方面多做深入而创新的探索。地貌学从业人员要多跑野外、要多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现场教学。同时多关注地貌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研究,地貌学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相信不断革新和完善的年代学技术与方法可以助地貌学定量研究迈上新的台阶。
(地貌与流域过程研究室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