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系我们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 实验室概况 人员构成 科研工作 公用平台 团队建设 开放交流 研究生教育
新闻动态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我国地下水水源水质达标状况堪忧
2011-10-31 | 【  【关闭】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发布——
我国地下水水源水质达标状况堪忧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李禾)“总体上看,我国地下水水源水质达标状况堪忧,天然背景值偏高、农田径流和农村生活污染等原因导致地下水型水源水质达标率较低。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全国地下水资源符合一到三类水质标准的占63%,符合四到五类水质标准的占37%。”在今天召开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新闻发布会上,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说。

    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规定,一类和二类地下水适用于各种用途;三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四类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五类不宜饮用。

    赵华林说,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供水水源,直接关乎群众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但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持续下降。一些地区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污液及化肥农药等渗漏渗透,造成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于琪洋说,我国北方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以地下水为主要饮用水源;海河流域80%的城市,依赖地下水为饮用水源。我国地下水超采严重,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年超采量为200多亿立方米。超采导致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严重问题。

    “据调查和检测,在全国浅层地下水中,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物的检出率较高,不过超标率较低。”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举例说,在珠三角地区,地下水中铅、砷检出率分别达45.7%、39.1%,但超标率小于3%。

    “这说明我国地下水已多多少少被污染了。”陶庆法指出。

    据《规划》要求,到2015年底前完成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工作,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成。在地下水污染问题突出的工业危险废物堆存、垃圾填埋、矿山开采、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包括勘探开发、加工、储运和销售)等区域,筛选典型污染场地,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工作。

    赵华林说,地下水污染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隐蔽性,一旦受到污染,其治理与修复成本极其昂贵,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破坏往往难以逆转。此外,地下水修复技术极其复杂,我国应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治理技术及管理经验,科学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指南,逐步建立先进实用技术目录,培育相关产业等。

    “地下水处理的相关产业将成为环保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他表示。

    据悉,国家目前总投资346.6亿元人民币,安排了地下水污染调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示范、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预防示范、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6类项目。目前迫切需要开展的优选项目需投资88.8亿元,重点项目需投资257.8亿元。

    据悉,《规划》由环保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和水利部等,历时6年编制完成,已获国务院批准。这是我国首次对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出总体部署,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第一部纲领性文件。


相关新闻
联系电话:+86-10-64889169 邮政编码:100101        

Copyright © 2011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