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百战 来源:科学新闻杂志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22
地球上千变万化的生态系统是如何形成的?什么是其基本影响因素?为什么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上说“水是生态之基”?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水资源与环境专家李佩成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李佩成三年前开始主持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 “111”引智计划项目——“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生态与水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他对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的论断非常赞同。
关于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专家们已有大量的论述,而关于水是生态之基的问题,李佩成认为,应强化研究并创建“水文生态学科”,从本质上推进对水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化认识,为全面实现水安全奠定理论基础。
在李佩成的头脑中,水文生态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
1982年前后,陕西渭北因不良灌溉引发了严重渍涝灾害;1988年,李佩成前往前苏联考察研究因调用其补给河水而引发的咸海萎缩问题,以及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因过量抽取地下水引发的地沉地裂。经考察,李佩成发现,此类因水而生的生态问题一定程度上具有共性。因而,李佩成将其称作水文生态问题,并给予了很高的关注。
1992年,他指导博士生冯国璋以“水事活动对区域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开展研究。文中,他们对水文生态作了这样的定义:“所谓水文生态,实际上就是水文生态系统。它由水文系统和生态系统复合而成,是集水循环与生态进化及其共同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于一体的,具有耗散结构和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的复杂巨系统。”
李佩成说:“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因此,生态要素中包括着水,水文系统也必然影响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的变化——如退耕还林、修造梯田、建坝蓄水、引水灌溉、绿洲变迁等,也必然影响原有的水文系统并形成新的水文生态系统,水文系统和生态系统相互影响,具有明显的关联性和协同性,应当是一个统一的水文生态系统。”
他进一步指出,随着自然演化和人为认识的发展,以及指导生产的实际需要,把水文系统与生态系统视为一个耦合整体——水文生态系统加以研究和对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如此。
李佩成说,水文生态系统不仅是动态的,而且具有层次性,有大有小,可以把地球看成一个大的水文生态系统,一条大江大河可以构成自己的水文生态系统,而其支流,相应的流域也可构成相应的水文生态系统。
“一个不和谐的水文生态系统,必然伴生水安全问题,可能使水旱灾害加重。”因此,李佩成指出,人们在改变水文系统时,要特别警惕可能引发的生态变化。水利工程应进行全面的水文生态评价,以保证实现水安全,即水量安全、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科学时报》 (2011-12-22 A1 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