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系我们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 实验室概况 人员构成 科研工作 公用平台 团队建设 开放交流 研究生教育
新闻动态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国科学报】贾绍凤:水研究的坎坷路
2015-09-28 | 【  【关闭】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郭爽    发布时间:2015-9-28

 “我的科研之路算是比较坎坷,从学‘水’开始,机缘凑巧进入中科院,经历几次研究方向的改变,最终发现我还真的比较喜欢做科研。”

说这话的是贾绍凤,他是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近日,他向记者讲述了他与水的故事。

从黄土高原说起

1989年研究生毕业进入中科院地理所,贾绍凤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黄河泥沙。

黄土高原是全球典型的强烈水土流失区之一。强烈的水土流失,既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是黄河下游河道淤塞、洪水威胁的根源。直到90年代初期,关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规律仍有很多不清楚之处,人类活动引起的加速侵蚀具体占总侵蚀量的多大比例还存在尖锐的争论。

那几年,贾绍凤在晋陕蒙一带来来回回跑了不下十余次。通过对重点治理小流域治理前后水土流失的变化、子午岭林区植被与水土流失状况、人工围栏保护的油库内外植被的对比、南泥湾几次植被人为破坏—自然恢复的历史过程的考察,认定黄土高原北到降水三四百毫米的内蒙古南部准格尔一带,只要人类不破坏,自然植被的覆盖率也可以达到80%以上,相应地土壤侵蚀也会减少80%以上。为此,他提出了人类加速侵蚀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并提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必须以减少人类破坏为前提,并且在不破坏的前提下,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治理对策。

安塞县位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丘陵区自然侵蚀所占比重很小,人为加速侵蚀占绝对优势,占比平均90.45%。这些数据,既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又增强了人类恢复植被、控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从而根治黄河的信心。

“距离当时提出的观点已经过去了20余年。事实证明是正确的。因为人口城市化,黄土高原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大量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植被得到很好的恢复,进入黄河的泥沙从以前的年均16亿吨减少到近年的不足2亿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贾绍凤说。

综合研究的迷宫

多年的研究经历,贾绍凤认识到黄河泥沙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解决,最根本地还是需要缓解黄土高原的人口压力,本质上是社会经济问题。1994年,他投入我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毛汉英先生门下,学习区域发展规划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地理学号称具有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势。但综合研究很难,不同学科的人在一起不一定能做到跨学科综合,弄不好就是多学科拼盘,真正的综合需要进行综合研究的人对各方面都有较好的了解。”贾绍凤坦言。

上世纪90年代,贾绍凤自学了有关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书籍,抱着十年磨一剑的态度,试图在学习各有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发展综合研究。

这段时期,他提出了人口城镇化不是乡村城市化或工业化、农村人口必将大规模异地进城、人口城市化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应该从开放系统观点看待区域人口承载力等观点,至今看来仍有价值。

中国用水十年内达到顶峰

中国的用水何时才能达到顶峰?

对此,贾绍凤从中国实际的用水增长业已放慢的趋势、已经开始启动的供水价格的大辐上升趋势和水价与用水的关系、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国水资源量本身的限制等5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可以断定中国的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和总用水量均已接近顶峰”。

他认为,中国的农业用水不可能增加太多。因为中国北方受水资源量的限制,而且保证生态环境需水的呼声越来越高,加之供水价格的上涨,中国北方的农业用水增加的可能性很小;中国南方则主要因为耕地面积的限制,农业用水也不会继续增长很多。尽管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必然增加农产品需求,但也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内部挖潜来解决。

最值得关注的是工业用水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根据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台湾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在第二产业经济比重和就业比重下降后,工业用水也随即进入减少阶段,同时总用水量趋于稳定。对比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用水变动情况,1998年中国的第二产业GDP比重和就业比重都已开始减少,同时工业用水几乎停止增加,可以断定中国的工业用水已达到或接近顶峰。

“未来将长期保持增长的是生活用水,但由于生活用水在总用水量中的比重很低,它的增加将难以抵消工农业用水减少对总用水量的影响。”贾绍凤说。

 

《中国科学报》 (2015-09-28 7版 学人)


相关新闻
联系电话:+86-10-64889169 邮政编码:100101        

Copyright © 2011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