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7日,“自然地理学与‘一带一路’地缘环境”学术研讨会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CNC-IGBP和CNC-IHDP 土地变化科学工作组、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等学术团体共同主办,由贵州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承办,贵州师范学院协办。
来自全国70多个单位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镱锂研究员主持。贵州师范大学校长李建军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执行部长宋长青教授,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利顶研究员先后致辞。
北京大学蔡运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宋长青教授、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柳钦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利顶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秀彬研究员分别作了大会学术报告。报告主题分别为:环境问题的生态政治检视;理解“一带一路”,发挥地理贡献;“一带一路”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一带一路”与喀斯特水资源利用的中国经验;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本原则与框架;突破本土思维的学术脉络。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摘要98篇,67位学者围绕自然地理学研究进展、山区资源利用及其生态效应、“一带一路”地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及其适应策略等主题作了学术报告,交流了各自取得的研究进展与新近成果。
大会组织了青年学术论坛。尹乐、杨林、王佳月、刘德新、赵家敏、孙成、曾业隆、钱彩云、余军林等9位同学获得“自然地理学与‘一带一路’地缘环境”学术研讨会青年优秀论文奖。
会议期间,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还召开了委员扩大会议,讨论商定下一届学术研讨会的承办单位和举办地点。青海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山大学三所院校表达了承办意愿,经委员会讨论,下一届学术研讨会将由青海师范大学承办。